左牵华为,右牵大疆

让部长惦念的“国之大者”黄河流域局如何交出绿色答卷?

发布时间:2023-11-25 作者: kaiyun体育网页登陆入口

  2月2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赶赴河南检查。期间,部长一行来到基层组织联系点、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黄河流域局)调研,并与工作人员开展座谈交流。

  这是今年部长到访的首个流域局,关注黄河保护与发展这一“国之大者”,言辞殷殷,厚望如山。

  当好黄河生态环境的守护者,筑牢生态环境部派驻在黄河的“前沿哨所”,黄河流域局按照“流域统筹、地方落实、协同推进”原则,积极地推进流域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统筹,开展流域协同保护和生态环境监督履责,厚植黄河流域绿色底色。

  2022年,黄河流域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达到87.5%,同比提高了5.6个百分点,黄河干流全线水质持续改善;黄河源头、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3年伊始,当人们还沉浸在迎接新一年的喜悦时,黄河流域局已成立临时作战指挥部,工作人员整装出发,风雪兼程奔走在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四地,开展地下水采样工作。

  一直在路上、马不停蹄的奋斗者,不止是忙着给黄河“体检”的这些“冬日守井人”。

  就在春节假期后的上班第二天,1月29日至2月3日,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局局长范治晖带队赴陕西、青海、山东及山西,开展生态环境监视测定工作现场调研。

  6天的行程跨省跨市、点位众多。调研组每到一处,都听得详细问得透彻。这次调研重在与四省(区)共同谋划黄河流域与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工作,将持续加强资源、信息共享,建立一系列支撑协调机制。

  在黄河和西北诸河流域40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工作,对黄河流域局而言,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繁杂的众多工作中,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与监管,积极推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由“重审批”向“强管理”转变,是黄河流域局的一项重点工作。

  “接到通知后,不足24小时即抵达目的地银川市。”说起2022年4月在宁夏、内蒙古开展的入河排污口三级排查,工作组组长郑建国仍记忆犹新。

  彼时,工作组因疫情影响就地隔离,但他们没因此停滞前行脚步。隔离期间,郭泉伟、马磊两位组员还系统自学技术,考取中国航空运动协会颁发的无人机驾驶证,逐步提升了工作上的能力。原本是5—7天的短差,临时延长至22天,最终圆满完成了宁夏4个城市片区和内蒙古6个城市片区的排查任务。

  截至目前,黄河流域通过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共发现入河排污口1.7万余个。摸清底数,将为后续的科学整治夯实坚实的基础。

  按照生态环境部计划,到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排污口整治工作。通过排查整治,将构建具有入库、管理、查询、统计、分析、共享等功能的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大数据系统,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效率和水平。

  “10年之后,当我再一次回到家乡,终于看到了一条不一样的石川河。”今年春节,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陈奕菲的《返乡日记》中,与记忆中污染严重的河水颇为不同,沿河陆续修建了湿地公园,白鹭低飞,水鸭凫冰,这里成了家乡人休闲的好去处。

  石川河是渭河的支流,在2020年之前,石川河面临生态水量不足、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环境恶化等“三水”问题交织,其岔口国控断面因劣V类问题突出,在2020年全国排名倒数第一。

  “识别问题、分析会商、独立调查、调度通报、跟踪督办,这是处里每一位同事装在脑袋里的20字口诀。”黄河流域局监督管理一处师洋说。

  整治石川河,黄河流域局将其列为每年重点督办事项,协助地方进行流域生态保护顶层谋划,持续开展独立调查和挂牌盯办,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至2020年11月,岔口断面首次达标;2021年四个季度水质改善率分居全国第3、2、2、1位,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2021年11月至今,水质稳定在Ⅲ类,优于水质目标两个类别。如今的石川河,再现河岸葱翠、水清岸绿的勃勃生机。

  石川河的变迁,是黄河流域整治的缩影。黄河流域局通过指导协调监督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牢牢盯紧重点区域的明显问题,逐步推动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通过参与拍摄黄河警示片,难题得以解决,也让我们感到工作没白干。”采访中,来自监测信息处的谷硕这样对记者说。

  2021年,山西平遥西安社村因村旁边焦化厂违规取用水,导致村庄每四五天才能供水一次,农田灌溉全靠降雨,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经过暗访拍摄,这一地区滥用地下水的违规案件在央视曝光后,当地政府随即下大力气整治。2022年,西安社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村民生活用水得到保障。

  记者了解到,2020年以来,黄河流域局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警示片拍摄提供流域内生态环境主体问题调查建议及问题线余条,对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等4省(区)7个问题较突出的重点地级市开展现场督导调研。启动独立调查31次,调查问题断面137个,问题阶段性办结率达100%。

  前者,是在2021年的水生态调查工作中,黄河流域局获取的底栖动物数量;后者,则是2018年生态环境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中记载的黄河流域底栖物种。

  在黄河流域局生态环境监视测定与科研中心生态监测室的秦祥朝看来,这样的数据差异,能够说是一种“超越”。

  “这为我们流域水生态保护工作更新了本底资料,大大改善了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工作缺乏基本研究资料,监测历史很短或缺失的情况。”

  而更让秦祥朝欣喜的是,黄河中的水生“居民”多了,数据也侧面反映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向好的明显趋势。

  水环境影响着水生生物,同样水生生物也指示着水环境的变化与状态。在黄河流域开展水生态监测及研究工作,可以为黄河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决策依据。2020年,黄河流域局首次布设57个点位,开展全流域水生态调查监测;2021年,再次布设123个水生态调查监测点位并圆满完成任务。

  2022年,在此基础上,按照黄河流域的生态分区特征,以黄河源头及上游区域为重点,兼顾黄河中游、下游及河口等代表性区域,共布设86个点位(含22个非国控点位、不包含西北诸河),进一步开展了全流域层面的水生态调查监测工作。

  作为国内首个在黄河全流域开展水生态监测项目的团队,3年来,黄河流域局积累了大量的一手监测数据,基本摸清了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家底儿”。这一些数据将用于评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等方面,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夏天从天黑干到天黑,地表49摄氏度,热到蒸发;冬天从天黑干到天黑,零下20摄氏度,带着冰碴。生态环保铁军一直在路上。”这是2022年的最后一天,李辰林在朋友圈中写下的感言。

  那时,他正作为黄河流域地下水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监测陕西三组组长,与同事郭春晖等一行从郑州赶赴西安,又驱车8小时到达陕西榆林,在严寒的冬季里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完成监测任务。

  2022年,黄河流域局承担了黄河流域及西北诸河4省(区)的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监测工作。为高质量完成相关工作,黄河流域局监测与科研中心工作人员在气温趋近40℃酷暑天气下,连续高强度“作战”20余个日夜,圆满完成279个点位的线个比对点位样品测试和数据上报、154个点位采样资料的流域级审核及全流域内采样点位的监督检查。

  面对紧迫的监测任务,质控团队星夜兼程,仅用4天时间,奔波1500余公里圆满完成丰水期流域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地下水采样全过程,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他们坚守在一个个地下水监测点,为促进黄河流域地下水保护、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留下了守责担当、专业细致的身影。

  为掌握河口第一手生态本底资料,他们连续5年开展每年两期、每期半个月以上的河口水生态监测及评估野外调查工作。“要尽可能地减少对保护区植被和鸟类的干扰,很多时候都要徒步行走,这一走就是几公里;有时为采集一瓶水样,要结伴涉水走过大片沼泽盐碱地。”在科研所黄文海的讲述中,历经艰辛换取的数据格外宝贵,却也颇具价值。

  正是依托这些细致入微、攻坚克难的不懈努力,有力推动了河口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深入实施。黄河流域保护区生态补水量提高到2021年的1.6亿立方米,天然湿地恢复至1.57万公顷,鸟类种类增加到372种,鱼类恢复至17种,生物多样性得到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恢复。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我们将通过一同研究、共同治理抓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大保护,有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由‘持续明显向好’到‘全面改善’转变,早日实现幸福黄河目标。”黄河流域局局长范治晖对此满怀信心与期待。



上一篇:等风来不如追风去——记潢川县职业中专2019级无人机使用专业优异结业生任震

下一篇:无人机驾驶证考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