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牵华为,右牵大疆

【基层一线看改革】“物业城市”创新模式赋能基层治理



发布时间:2024-07-24 作者: 配网设备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媛媛)7月8日11时,乌鲁木齐博万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智慧运营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一个红色铃铛图案不停闪烁。

  目前该公司在115个垃圾箱的顶部安装了传感器和摄像设备,实时监测垃圾桶内垃圾的数量。一旦垃圾桶内的垃圾超过设定值时,就会触发报警功能。

  刘红英说:“我们通过平台下发工单给附近的保洁队长,他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完工,然后由专人对处置结果进行验收和反馈。”

  作为水磨沟区物业城市项目——乌鲁木齐博万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对136个老旧小区、256条道路、583个垃圾点位、18座公共卫生间、2个垃圾中转站进行统一管理。该平台以同一套运营管理标准,快速响应和处置问题事件,并作为城市“小脑”,与统筹决策的城市“大脑”连接,形成“线上+线下”运营闭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增强治理韧性。

  7月9日9时,“城市管家”李勇峰和他的“智能伙伴”——AI智能城市巡逻车开始对南湖南路街道、南湖北路街道、新民路街道11.4余万平方千米的面积进行巡查。这辆AI智能城市巡逻车搭载了全景云台、车载显示屏等专业设备,可实现360°无死角覆盖。

  居民金星说:“每天早上在环湖路上跑步,常常看到巡查车辆路过这边,环境慢慢的变好,跑起来更舒畅。”

  该公司总经理韩黎介绍,跟人工巡查相比,AI智能城市巡逻车巡查效率翻了两番,而且让他们的服务由经验判断型向数字分析型转变,从被动应对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

  米东区通过“物业城市”一体化管理方式,对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较差的85个小区统一提供专业化服务;沙依巴克区2家“物业城市”运营企业,对6个街道、151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提供服务;水磨沟区“物业城市”已有190个项目形成人、机器和场景的“一网统管”……记者从乌鲁木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目前全市有426个老旧小区由“物业城市”运营公司可以提供管理服务。

  从“物业管家”变为“城市管家”,从小区服务走向基层治理,从劳动密集走向智慧物业,“物业城市”对企业来说也是全新的探索模式。

  干净整洁的路面、郁郁葱葱的树木、停放有序的车辆……走进乌鲁木齐县政府家属院小区内,老人们在日间照料中心下棋、打牌,五六名孩子正在嬉闹,几名大人正在健身器材上健身。根据居民诉求,新疆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牵头,陆续在小区里安装了共享直饮水站、快递柜、充电桩、健身器材等设施。

  居民刘桂花说:“新物业来了后,楼道打扫得很干净,家里有事打个电话物业服务人员很快就过来了。”

  作为乌鲁木齐第一个“物业城市”项目,新疆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对友好路片区55个老旧小区、36条街道、210个垃圾点位、6座公共卫生间、6座地下通道与3座人行天桥、4万多平方米的绿地进行专业化服务。

  精准对接群众微需求,才能针对性做好服务。“我们在统一标准开展服务的同时,针对不同小区列出了特色服务清单,为居民提供更精准的物业服务。”新疆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徐鹏说,对于车辆多、有空地的小区,尽量安装新能源充电桩。结合小区老年人多的情况制定老年人特色服务清单,公示常规服务清单,在改造中打造了老年人日间照料站,可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活动。事务共商、服务共抓、矛盾共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每周定期召开业主接待日,收集了解群众的“需求清单”,着力提升社区物业服务管理上的水准,提高居民满意度。

  乌鲁木齐市通过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统筹优化、分类实施、综合管理等措施开展“物业城市”项目,避免一些老旧小区又变成新的无物业小区。同时逐渐完备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充分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这一创新模式也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一行陆续对乌鲁木齐“物业城市”项目展开集中调研。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副院长、副教授李志杰说,乌鲁木齐市创新引入“物业城市”治理新模式,可通过“专业服务+智慧平台+行政力量”相融合的方式,将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打通,构建“人人参与”的新社会治理生态圈,各取所长协同治理,从而有效凝聚了各方合力,进一步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学校也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展开了合作,搭建常态化合作平台、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充分的发挥科学研究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为基层治理服务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用一把党建“金钥匙”打开基层治理“千把锁”,设立红色物业业主接待日,完善智慧平台的功能和场景……乌鲁木齐市正在不断拓宽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也让市民有了更多的新期待。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媛媛)7月8日11时,乌鲁木齐博万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智慧运营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一个红色铃铛图案不停闪烁。

  目前该公司在115个垃圾箱的顶部安装了传感器和摄像设备,实时监测垃圾桶内垃圾的数量。一旦垃圾桶内的垃圾超过设定值时,就会触发报警功能。

  刘红英说:“我们通过平台下发工单给附近的保洁队长,他们要在规定时间内完工,然后由专人对处置结果进行验收和反馈。”

  作为水磨沟区物业城市项目——乌鲁木齐博万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对136个老旧小区、256条道路、583个垃圾点位、18座公共卫生间、2个垃圾中转站进行统一管理。该平台以同一套运营管理标准,快速响应和处置问题事件,并作为城市“小脑”,与统筹决策的城市“大脑”连接,形成“线上+线下”运营闭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增强治理韧性。

  7月9日9时,“城市管家”李勇峰和他的“智能伙伴”——AI智能城市巡逻车开始对南湖南路街道、南湖北路街道、新民路街道11.4余万平方千米的面积进行巡查。这辆AI智能城市巡逻车搭载了全景云台、车载显示屏等专业设备,可实现360°无死角覆盖。

  居民金星说:“每天早上在环湖路上跑步,常常看到巡查车辆路过这边,环境慢慢的变好,跑起来更舒畅。”

  该公司总经理韩黎介绍,跟人工巡查相比,AI智能城市巡逻车巡查效率翻了两番,而且让他们的服务由经验判断型向数字分析型转变,从被动应对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

  米东区通过“物业城市”一体化管理方式,对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较差的85个小区统一提供专业化服务;沙依巴克区2家“物业城市”运营企业,对6个街道、151个无物业管理小区提供服务;水磨沟区“物业城市”已有190个项目形成人、机器和场景的“一网统管”……记者从乌鲁木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目前全市有426个老旧小区由“物业城市”运营公司可以提供管理服务。

  从“物业管家”变为“城市管家”,从小区服务走向基层治理,从劳动密集走向智慧物业,“物业城市”对企业来说也是全新的探索模式。

  干净整洁的路面、郁郁葱葱的树木、停放有序的车辆……走进乌鲁木齐县政府家属院小区内,老人们在日间照料中心下棋、打牌,五六名孩子正在嬉闹,几名大人正在健身器材上健身。根据居民诉求,新疆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牵头,陆续在小区里安装了共享直饮水站、快递柜、充电桩、健身器材等设施。

  居民刘桂花说:“新物业来了后,楼道打扫得很干净,家里有事打个电话物业服务人员很快就过来了。”

  作为乌鲁木齐第一个“物业城市”项目,新疆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对友好路片区55个老旧小区、36条街道、210个垃圾点位、6座公共卫生间、6座地下通道与3座人行天桥、4万多平方米的绿地进行专业化服务。

  精准对接群众微需求,才能针对性做好服务。“我们在统一标准开展服务的同时,针对不同小区列出了特色服务清单,为居民提供更精准的物业服务。”新疆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徐鹏说,对于车辆多、有空地的小区,尽量安装新能源充电桩。结合小区老年人多的情况制定老年人特色服务清单,公示常规服务清单,在改造中打造了老年人日间照料站,可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活动。事务共商、服务共抓、矛盾共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每周定期召开业主接待日,收集了解群众的“需求清单”,着力提升社区物业服务管理上的水准,提高居民满意度。

  乌鲁木齐市通过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统筹优化、分类实施、综合管理等措施开展“物业城市”项目,避免一些老旧小区又变成新的无物业小区。同时逐渐完备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充分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这一创新模式也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一行陆续对乌鲁木齐“物业城市”项目展开集中调研。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副院长、副教授李志杰说,乌鲁木齐市创新引入“物业城市”治理新模式,可通过“专业服务+智慧平台+行政力量”相融合的方式,将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打通,构建“人人参与”的新社会治理生态圈,各取所长协同治理,从而有效凝聚了各方合力,进一步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学校也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展开了合作,搭建常态化合作平台、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充分的发挥科学研究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为基层治理服务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用一把党建“金钥匙”打开基层治理“千把锁”,设立红色物业业主接待日,完善智慧平台的功能和场景……乌鲁木齐市正在不断拓宽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也让市民有了更多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