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牵华为,右牵大疆

电力设备迎超级周期中国市场新机遇探寻



发布时间:2025-03-16 作者: 产品中心

  在过去的一年里,以核电为旗帜的电力股在全球爆发的人工智能浪潮中扮演了赢家的角色,而此时,更上游的电力设备产业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如果将目光转向那些在前几年股市表现平平的跨国电气巨头,不难发现它们已悄然步入一轮惊人的上行周期。展望2024年,这些巨头的市值正在加速攀升。

  2024年1月24日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西门子能源上涨了2.82%,今年至今已上涨21.06%,而过去一年的增幅达到331.14%;日立的股价也在同一天上涨0.96%,过去一年累计涨幅为67.96%;施耐德电气和ABB的表现同样喜人,分别上涨42.66%和40.69%。

  此外,去年4月,通用电气的能源业务板块GE Vernova独立上市,股价一路攀升,涨幅超过200%。公司CEO斯科特·斯特拉齐克在去年底表示,GE Vernova正在迎来一个投资超级周期的开端,发展机遇巨大。中金公司在同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电力大周期的初步迹象愈加明显,电气化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将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过程,预计这种景气将持续到2030年。主要上市公司的订单、收入和利润都在稳步上升。

  从2024年9月起,A股电力设备板块的上涨趋势有增无减,截至2023年12月末,电力设备行业指数较9月初累计上涨了23%。

  电力超级周期的标志性特征是全球电网基础设施投资的激增,这也逐步推动了电力设备板块的景气度上升。国际能源署(IEA)指出,自2015年以来,全球每年电网方面的支出停滞在3000亿美元,然而预计在2024年,欧洲、美国、中国和拉美部分地区的新政策和资金将使支出增至4000亿美元。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中国电网工程的投资逐年递增,2024年预计实现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央视报道显示,国家电网的投资将在今年首次超过6500亿元,计划电网的投资额将达到609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3.2%,为近年来的最高点。同时南方电网也计划于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安排175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随着全球电力需求的增长,预计在2024到2032年,印度电网将需要额外的1000亿美元投资。发达国家普遍面临过时的电网基础设施问题,这导致电力传输损耗增加并影响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接入,急需进行升级。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欧盟大约40%的配电网使用超过40年,预计到2030年需要3750亿至4250亿欧元的投资。

  近日,美国能源部也宣布投资15亿美元用于四个输电项目,以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弹性,缓解因输电拥堵造成的高昂费用。

  众多跨国电气公司如施耐德电气、西门子能源和GE Vernova等股价持续上涨,正是电力设备等需求释放后的自然结果。GE Vernova近期发布的业绩显示,其订单总额达到441亿美元,有机增长达7%,而电力与电气化领域设备的增长更是达到了两位数。

  西门子能源总裁兼CEO克里斯蒂安·布鲁赫也强调,瞬息万变的电力市场,迫使公司在电网技术和燃气服务业务领域提供更高的解决方案与产品,2024财年,西门子能源的电网技术板块收入和订单量分别增长了29%和32%。

  中国电力设备产业涵盖从发电、输电到配电的多个环节,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包括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特变电工等。发电设备包括发电机、汽轮机、水轮机和风力发电机,主要将多种能源转化为电能,输电设备涵盖变压器、高压开关等,担负着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配电网络的重要任务。

  其中,输配电企业的业绩在2024年表现尤为突出。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西电、许继电气以及平高电气的归母净利润均有大幅度增长,分别同比增长45.33%、10.41%和55.13%。在这些电力设备中,电力变压器的供不应求表现尤为明显。“变压器已成为电网关键设备中供应最为短缺的产品”,Rystad Energy的高级供应链研究分析师埃德瓦德·克里斯托弗森指出,自2019年以来,全球变压器价格已经上涨40%,且供应紧缺情况将持续到2026年底。全球最大变压器生产商日立能源的CEO安德烈亚斯·施伦贝克表示,公司面临着巨大的需求压力,变压器制造商难以迅速提高产量。

  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变压器生产基地和出口国,未来几年将继续迎来增长。国际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中国变压器市场在2025年至2030年将以超过4%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

  电力需求的增长是超级电力周期的核心驱动力。IEA预计,2023年至2026年,全球电力需求将以3.4%的年均增速增长,主要由经济前景的改善推动,同时不断扩张的数据中心行业也明显地增加了电力需求。AI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样将推动数据中心电力的需求急剧上升。例如,ChatGPT处理一次查询所需的电能几乎是谷歌搜索的十倍。

  除了电动汽车和AI的发展所需的电力,核心电力设备的需求腔加剧。此外,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和核能的迅速发展也需配合电网的投资与现代化改造,以实现掉电供应与清洁能源的共赢。根据国际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署(IRENA)的数据,从2014年至2023年,全球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量翻番,由1700GW扩大至3870GW。但由于电网承载力的问题,大量清洁能源发电项目面临并网推迟的现状。美国独立系统运营商覆盖的地区中,近1200GW发电项目waiting并网,其中668GW为风电和光伏项目。

  面对日渐增长的电力需求,中国在2023年用电量增速6.7%,2024年预计为6.8%,这同样给电网基础设施带来了压力,亟需加速投资。特高压工程已成为中国电网投资的重点之一,为跨区域电力输送提供支援,尤其是新能源的接纳和能源结构改革。

  在特高压投资的驱动下,国家电网2024年将新建成三项特高压工程,持续推动重点项目的实施,聚焦电网主网络优化和配电网的建设。在政策催动下,配电网也迎来建设热潮,“十四五”期间投资将超过1.2万亿元,占去电网建设总投资的60%。

  同时,海关总署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变压器的出口金额达到338.58亿元,同比增长42.87%。此外,电表和电缆的出口也分别增长13%和36.61%。相关电力设备企业如金盘科技和海兴电力也在海外市场布局,积极拓展业务。

  电网投资的持续加大,将为电力设备市场提供明确的需求,为国内外公司能够带来稳定的增长机会。电力设备行业的未来不仅关乎中国市场,更将与全球电力市场紧密相连,共同迎接新的机遇。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